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今日开幕 影视融合擦亮品牌谋发展-九游会网址最新
- 商洛在线
- 2022-08-31 09:36:47
- 来源:南方日报
珠江、香江和濠江汇流,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人文相通,跳动着强劲的文化脉搏。
8月31日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将正式拉开帷幕。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家联袂演绎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海纳百川的艺术音符交融激荡。
近年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纵深推进人文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交融日趋深入,文化认同不断增强。从文艺交流合作共画“同心圆”,到讲好湾区故事共铸精品,再到影视产业合作共谋发展,留下一幕幕共建人文湾区的生动写照。
推进文艺交流
绘湾区同心圆
作为本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历时一年创作完成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备受瞩目。演出团队“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由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的音乐家组成。
“音乐会反映出粤港澳同声同气的精神内核,体现了过去三年多粤港澳乐团的合作成果。”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介绍道,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从立项、创作到演出,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粤港澳文艺的紧密联动。
三年来,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向纵深迈进。守护共同文化根脉,今年7月29日,凝聚大湾区粤剧名家共同心血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在广州首发。
由粤港澳共同申报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粤剧,寄托大湾区民众的共同乡愁,在湾区粤剧同仁共同守护下,正焕发新的时代光彩。《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堪称“辞典式、教科书式的粤剧音乐百科全书”,为完成这部典籍编纂,粤港澳粤剧界同心合力。
为了让几近失传的传统牌子演唱曲、大调得以再现,阮兆辉、罗家英、何家耀等港澳粤剧名家克服疫情困难,采取远程合作的方式进行示范演唱,成功完成录制。
尽管受疫情影响,大湾区文艺交流演出没有停步。去年底,广州歌舞剧院创排的《醒·狮》,与澳门美高梅剧场合作驻场演出。舞剧将岭南非遗与科技元素充分融合,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让在场的澳门观众叫好。
2021年4月,广州大剧院承办的“香港周 2021@广州”拉开帷幕。香港芭蕾舞团、城市当代舞蹈团、中英剧团、香港话剧团等多家香港旗舰级艺术团体在穗登台。去年底,来自湾区各地的剧场管理者齐聚一堂,通过《2021粤港澳大湾区剧场大会倡议书》,倡导加强湾区剧场“后疫情时代”的合作与联动。
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陈睿透露,由粤港艺术家联合打造的《乡村骑士》等歌剧,不久将与湾区观众见面,著名歌唱家莫华伦、么红、孙砾、王冰冰等湾区艺术家将联袂放歌。该剧也将正式开启香港歌剧院、深圳歌剧舞剧院等大湾区艺术院团的强强联手新模式。
合力创作精品
共述湾区故事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底蕴深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湾区文艺家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
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作家蔡东的《月光下》获短篇小说奖,作家葛亮的《飞发》获中篇小说奖。两部小说文笔细腻、叙写考究,深刻描写湾区城市生活。
“大湾区文学题材有着极大的空间感和包容性,让每个作者都能在其中找到情感落点,可能是文化的、历史的、语言的。”在葛亮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为作家提供不断深入挖掘、观察的巨大空间。
在广东省作家协会推动下,大湾区题材文学精品佳作接连涌现,湾区文学新高地初露端倪。据统计,过去五年来,省作协扶持的湾区题材作品就达到42部之多,包括27部长篇小说、10部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庞贝长篇小说《乌江引》、陈启文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等作品受到全国文学界肯定。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圈,正从蓝图转变为现实,广东作为湾区文学“交汇处、交融处、交锋处”,正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介绍,省作协将通过设立“大湾区文学奖”“大湾区文学排行榜”等举措,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020年,为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广东画院大型主题性集体创作《南国的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正式面世。香港港澳台美协主席司徒乃钟、香港美协主席林天行、澳门美术家协会主席黎鹰、澳门美术协会副会长李得之等纷纷加盟。
“尽管受疫情阻隔,港澳名家无法来到现场创作,仍然通过远程传送草图的形式为长卷创作出谋划策。”这让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记忆犹新。
林蓝透露,广东省美协通过积极搭建粤港澳美术合作平台,创新美术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机制,努力争取国家级重大美术展览落户广东,进一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术高地。
2019年,小学生诗歌季升格为“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诗歌季今年9月将再度启航。粤港澳青少年将通过诗词经典走读人文湾区,亲身感悟共同的历史记忆。
“诗歌季通过培养诗心,让粤港澳的孩子通过诗的语言交流相融,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诗歌季评委杨克说。
影视融合显优势
擦亮品牌谋发展
香港影视产业人才实力雄厚,广东堪称“全国第一票仓”,随着粤港澳影视产业交流深入,大湾区正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极具想象力的一片热土。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要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近年来,“大湾区出品”电影品牌被擦亮,交出一连串亮眼成绩单。
由广东博纳影业出品的《中国医生》,香港寰宇娱乐、广州英明文化等联合出品的《拆弹专家2》票房均超过13亿元,前者打破了“粤产电影”票房纪录,后者则刷新了合拍片票房纪录。而在今年暑期档票房排名前5的影片中,《神探大战》《明日战记》两部电影榜上有名,收获不俗口碑。
大湾区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吸引不少香港影业巨头“北上”。2021年4月,英皇娱乐大湾区总部在广州正式揭牌,释放出强势信号。
“未来将充分发挥广州本地文化底蕴深厚和香港影视人才丰富的优势,共同打造立足大湾区、展望国际的文化演艺交流中心。”英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英皇娱乐集团营运总裁霍汶希说。
在资深影评人魏君子看来,广东成熟稳定的电影市场,不但有助承接香港电影人才“北上”的需求,也为湾区电影创作提供丰富的题材。
“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共享未来”正在成为湾区电影人越来越广泛的共识。王祖蓝、麦长青等越来越多港澳艺人“北上”工作生活,参与培育高素质、正能量的青年演艺人员,为大湾区文娱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香港导演需要参与到全中国的电影市场中来,而粤港澳大湾区为我们提供重新学习的机会。”香港知名导演陈嘉上对此深有体会。
在第34届金鸡奖获奖名单中,《拆弹专家2》《中国医生》等多部大湾区电影纷纷上榜。“‘大湾区电影’取代过去‘港产片’的概念,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拆弹专家2》项目负责人吴蔚坦言。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窗口,共同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将成为粤港澳电影界携手并进的使命。”广东省文艺研究所研究员易文翔对湾区电影合作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新时代的动人旋律在这里奏响,融合互通的艺术桥梁架起蓝图,星光熠熠的湾区影坛焕发生机……粤港澳大湾区正书写动人的人文篇章。(记者 杨逸 徐子茗 黄楚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