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 精深加工仍是突出短板-九游会网址最新
- 商洛在线
- 2022-11-02 08:41:01
- 来源:安徽日报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成推动农民增收的主引擎
滁菊,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的美誉,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是其核心产区。深秋时节,这里的滁菊迎来丰收,到处金灿灿一片。
“今年不仅产量高,而且花型也漂亮,主要因为秧苗是育苗基地统一发放的,品种和质量都好。”大柳镇曲亭村村民黄开成种植滁菊已20多年,他告诉记者,今年35亩菊花预计产量能达到2.8万公斤,毛收入20多万元,这占他家庭年收入的九成。
从特产资源到特色产业,日益壮大的滁菊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滁菊国家级农产品优势区已经获批,滁菊也通过了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全区滁菊种植面积约1600亩,带动农户500多户。”南谯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司义党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省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主引擎。据省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产业、就业、创业的良性互动,有效促进了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今年上半年,全省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79元,同比增长6.4%,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8个百分点。
“整体看现代种养业发展在提质增效,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兴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稳中有升,乡村旅游业也在回暖向好。”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杨亚明表示。
从粮食生产看,稳产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增收效果好。以小麦为例,今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占比已超过七成,有望让农民增收超30亿元。上半年全省肉蛋奶总产304.8万吨,蔬菜产量1034.9万吨,水产品产量132.5万吨,同比均实现增长。
依托特色资源和独特乡土禀赋,许多地方在乡土特色产业发展上效果显著。上半年,34个“一县一业(特)”示范县全产业链总产值777.91亿元,同比增长22%。亳州中药材产业已建成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年总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在长丰县,全国首个“中国菌物谷”落户,上半年全省食用菌产量达32.5万吨,同比增长46.8%。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合肥周边民宿生意火爆。“7天时间每天都满房,而且提前大半个月就订满了。”庐江县一家民宿老板告诉记者。尽管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全省乡村休闲旅游业营业收入379.22亿元,接待1.06亿人次,均实现难能可贵的增长。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7783.2亿元,同比增长9.7%。
乡村新型服务业蓬勃兴起,并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全省21个县示范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实施面积140万亩。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3.6万个,服务小农户448万户。今年前7个月,全省完成100个数字农业工厂建设、新增数字应用场景227个,全省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额达510亿元。
产业发展不平衡,精深加工仍是突出短板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南谯区很多菊农种植面积并不大,且多年稳定。经济效益好,为什么不扩大面积?
“企业收不了那么多,种多了卖不掉。”黄开成反映。记者了解到,滁菊鲜花每年仅可采收一季,时间多数集中在11月份,采收后需要在48小时内杀青烘干,否则鲜花会变质,这对企业的初加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根据我们自己的加工能力,一般一天收购量控制在5000公斤,再多就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加工。”当地龙头企业菊泰滁菊负责人反映,此外如果种植规模扩大至2万到3万亩,需要收购资金1亿元左右,另外还需配套厂房、加工设备等,资金和运营成本压力无法承受。
受发展基础、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省乡村产业发展面临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整体来看,农产品加工仍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和质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大生产小加工格局尚未完全扭转。”杨亚明坦言。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量为83家,低于河南省的102家、山东省的130家。
以粮食加工为例,我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4位,但加工量仅占我省粮食总产量的30%,加工转化率仅为60%。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不平衡。十大绿色食品产业中,生猪、家禽、水产品、蔬菜、稻米、小麦、林特等7个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已超1000亿元,其中生猪产业已超1400亿元;而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不足730亿元,玉米、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仅600多亿元,产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
以茶产业为例,我省是传统名优茶大省,但产业却始终发展不足,与福建、云南等省份差距拉大。
安徽省仇传慧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专家仇传慧研究茶产业多年,她表示一些茶产业强省的经验,就是培育或引进大企业,让大企业把先进的技术、设备,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市场份额带进来,全产业链带动产业升级。
据了解,当前我省乡村产业领域的 “双招双引”虽然项目总数较多,增幅较高,但新招项目单个投资偏低,头部企业项目占比较小,需要进一步提升。
以绿色食品产业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增量提质
在南谯区施集镇荣誉村宏祥菌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菌棚一座连着一座,大棚内整齐划一的架子上层层叠叠地放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菌棒,长满了香菇,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香菇。
“每年9月至次年5月是采摘期,我们的香菇品相好、口感佳,新鲜香菇市场批发价每公斤15元左右,最近平均一天能摘700公斤左右。”拥有20年种菇经验的合作社负责人张文忠说。目前合作社有香菇大棚50座,香菇30万棒,年收入能达到200万元。“过去我们没有这个产业,近年来立足人工麻栎林资源优势,聚焦‘林农一体化’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利用好科技支撑优势,做好食用菌产业升级文章,拓展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新空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施集镇党委书记范文张介绍。
我省农特资源丰富,在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发展区位和市场优势明显,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基础扎实。杨亚明表示,下一步将以绿色食品产业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大幅提升。根据《安徽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省乡村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8万亿元。
现代种养业是我省乡村产业的底盘和基础,必须做大量、提升质。“重点是推进规模经营、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发展优质专用粮等。”杨亚明介绍。按规划,到2025年全省耕种3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种植面积占比要从现在的22%提高到45%;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和设施养鱼。今年要新增20万亩设施蔬菜;推行精耕细作提高亩均效益,到2025年力争农业劳动生产率达4.8万元/人、农业亩均产出率达10760元/亩,均较2020年翻一番。
加工业的强与弱,是衡量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尺。对此,我省将继续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今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5万亿元。其中在初(粗)加工上,推进“粮去壳”“菜去帮”“果去皮”“猪变肉”;在精深加工上,推动“粮变粉”“肉变肠”“菜变肴”“果变汁”,解决农产品精深加工、提质增效的问题;在农业废弃物加工上,鼓励“麦麸变多糖”“米糠变油脂”“果渣变纤维”“骨血变多肽”,变废为宝实现产品增值。
强化资金要素的支撑,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升级。继续加快数字农业工厂和数字应用场景建设,积极开拓网销市场,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全部实现带码销售。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生鲜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好财政、金融、保险等各类金融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记者 史力)
标签:
相关推荐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安徽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聚焦 2022/11/0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滁州市开幕
聚焦 2022/11/02安徽实施“法润乡村社区”行动强化基层普法宣传
聚焦 2022/11/01总投资247.54亿元!六安又一项目进入财政部ppp管理库
聚焦 2022/10/31安徽省消保委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平台勿被“爆款秒杀”冲昏头
聚焦 2022/10/28热门资讯
安徽省率先实现红托竹荪工厂化种植 助推食药用菌产业错位化高质量发展
健康 2022/09/05中山首个“港澳药械通”医疗器械获批 目前国内尚无同类产品
健康 2022/08/29辽宁省建立首批食品安全抽检专家库 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健康 2022/08/192022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举行 无锡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跃级
健康 2022/08/0862岁阿姨“捂出”热射病被送进icu 免疫力低下人群更要注意这些
健康 2022/07/21暑期档全国电影票房破75亿 共有91部新片上映
节目 2022/08/16广东文艺院团积极寻求创作与市场全面“破圈” 激活高雅文艺演出“内循环”
节目 2022/08/02冯小刚新剧时隔25年重回小荧幕 多个话题均已实现阅读量破亿
节目 2021/07/14动画站上7月影市“c位” 吸引多家公司掘金
节目 2021/07/06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 推动传统戏曲文化与表演创新
节目 2021/07/02我国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2051.3亿元 同比增长57.5%
直播 2021/06/17tfboys吸金力也不容小觑 峰峻文化能否顺利运营还需一定的市场机遇
直播 2021/06/16打造自营电商 “美团小店”加码实物电商
直播 2021/06/08发力企业采购领域 京东申请注册京东工业商标
直播 2021/06/04全国已有345个城市包裹实现“半日达”
直播 2021/06/02推荐more
- 铁路“双11”电商黄金周快件运输启动 运行线路增至253条
- 安徽省正式启用市际包车客运电子标志牌 将有效解决纸质牌证容易损毁等问题
- 引江济淮东淝河船闸主体工程上闸首雏形已现 设计最大通航船舶吨级为2000吨级
- 广东各地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提质行动 制定移风易俗“积分制”奖励办法
- 广东今年前三季度外贸“成绩单”出炉 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超过50%
- 强化精耕细作和农机农艺融合 安徽省小麦播种面积已过八成
- 安徽企业债券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明显 融资成本不断降低
- 引江济淮东淝河船闸主体工程上闸首雏形已现 设计最大通航船舶吨级为2000吨级
- 总投资247.54亿元!六安又一项目进入财政部ppp管理库
- 安徽省抢抓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机遇 推动交通建设投资再创新高